本書在綜述華南及南海地區以及青藏高原西部的科學問題、 研究意義的基礎上, 介紹了兩個新老造山帶的典型區域的地質構造背景。基于華南及周邊地區寬頻帶地震臺站的瑞利面波資料, 考慮到實際地震射線的覆蓋情況以及華南地區主要構造的主體展布特征, 同時采用傳統的規則網格剖分和平行主要構造走向的非規則網格剖分方法, 分別進行了分格頻散反演, 開展了不同參數化方案對反演結果影響的對比分析研究。針對青藏高原西部布設的TW80寬頻帶流動地震觀測剖面的波形數據, 采用多通道互相關方法提取不同頻帶的P波和S波震相的相對走時殘差。運用有限頻遠震體波層析成像技術, 對地殼和上地幔P波和S波速度結構進行了反演。最后對兩個新老造山帶獲得的深部結構信息進行了地質解釋。
本書可供從事地震層析成像相關領域的相關研究人員參考使用, 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 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學參考用書。